周月秋:金融机构有必要加快布局老龄客群 加大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2021年12月19日08:09:00周月秋:金融机构有必要加快布局老龄客群 加大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已关闭评论

 12月17日消息,由新浪财经主办的“第14届金麒麟金融峰会”于12月13日-17日隆重举行,主题论坛“2021意见领袖年会”今日召开。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周月秋出席并发表演讲。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周月秋

 周月秋表示,金融机构有必要加快布局老龄客群,加大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加速推进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和基金、养老地产金融、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等产品创新,满足不同年龄、收入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人群的差异化需求。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各位嘉宾: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金麒麟论坛,与各位专家、各行同行一起探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金融业的转型与发展,我想谈三个方面的看法。

 一、从宏观背景看金融业的转型发展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变化,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也在深刻调整。一方面,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总体放缓;同时,通胀压力、货币政策转向提速概率和金融市场的波动都在加大。发达经济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面临债务危机、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的挑战,全球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做出判断,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部署。

 我认为,这些都是金融业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

 具体而言,体现在五个“关键词”上。一是“高质量发展”。我国制度优势显著,社会稳定,经济长期向好,发展韧性强劲,预计经济增速将在较长时期保持5%左右的中速增长区间,经济发展的质量将持续提升。二是“新发展格局”。扩内需将促进消费潜力提升,新兴产业投资扩大,“两新一重”建设加速。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将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即将生效的RCEP协议,为区域经济、金融互联互通提供战略机遇。三是“科技创新”。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快速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速迭代,“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正在快速发展。四是“共同富裕”。在我国经济由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的阶段,将更加重视收入分配、改善民生、乡村振兴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五是“深化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土地、人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各类要素流动,提升配置效率;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财政资金“源头沉淀减少、流转加快、适当前移、直达基层”的趋势将更加显著;双向开放为更好激活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难得机遇。

 二、从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看金融业的转型发展

 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业转型发展,就是要按照构建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要求,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高度适应实体经济转型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从“高速”进入“高质量”阶段,持续优化金融资源投放结构,逐渐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金融业要引导更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全力支持和服务民营、中小微、科创、节能环保等经济发展新动能领域。

 二是在经营发展、资源配置和风险防控上具有竞争力。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金融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计划稳步实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金融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金融业需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科学把握金融科技发展边界,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不断做强做优做大金融业本身,持续提升竞争力。

 三是大力发展广大老百姓、中小微企业需要的普惠金融。有必要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从较多“为高净值客户服务”向“为全民服务”转变,从“锦上添花”向重视“雪中送炭”转变,进一步体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共享”元素,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和普通老百姓享受得到、享受得起现代金融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从经济结构优化看金融业转型发展的几个重点

 (一)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碳中和”是全球目标,发展绿色金融支持节能、减污、降碳,是金融业义不容辞的责任。金融机构应践行ESG理念,在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传统投融资产品的基础上,完善绿色股权、基金、融资租赁等创新产品体系,拓展绿色产品和服务范围;积极探索与科技力量的融合,完善内部碳管理和能源管理机制,全方位提升数字运营服务能力;探索区块链、卫星遥感等技术与碳信息库、绿色项目库、ESG评级的结合,解决绿色金融的痛点、难点问题;同时,在《巴黎协定》和SDGs框架下,广泛开展全球合作,参与制定、采纳、践行国际标准,积极贡献智慧。

 (二)发展科创金融,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其中有四方面的重点工作要做:一是前移重心。不仅要支持先进技术的应用,更要支持基础研究和底层技术创新,聚焦“卡脖子”技术领域,推动科创金融服务行动;加大对初创期、成长期科创企业的服务力度,创新与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二是搭建平台。深化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发智能化、扁平化、容易推广的科创金融数字服务平台,提升信息共享和业务撮合能力。三是修炼“内功”。优化业务流程,优化考核、核算、分润等机制,强化客户考核导向和长期业绩评价。健全技术评价和风险评估体系,完善风险缓释手段。四是建设队伍。培养一批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领军人才,并建立产学研常态化合作关系。

 (三)发展制造业金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制造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通过金融力量帮助增强制造业对新发展格局的支撑能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金融机构需要持续推动金融资源向制造业倾斜,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资金和信用资金的供给。通过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构建起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和风险评估体系,快速响应企业需求,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支持疏通链条断点和堵点,助力强链、补链、延链。提升对大型企业的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帮助头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深度研究“专精特新”潜力企业发展特征,创新制定有针对性的融资方式和服务方案;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技术,通过链式服务、第三方平台场景融资,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四)发展普惠金融,助推共同富裕

 一是发展数字普惠。针对小微企业金融需求线上化、场景化、平台化发展趋势,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元宇宙等新兴信息技术发展数字普惠,扩大普惠金融的深度与广度。二是普及农村金融。研判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过程中,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征。强化对“三农”、小微民营企业、贫困人口等方面的金融支持,持续提升对特色产业、农村电商的金融服务能力,不断畅通农业产业链循环,激发农村消费潜力。三是完善风控模式。探索政、银、企多方协同,有效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为小微企业“精准画像”、评估风险。不断完善风控模式,提升风险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五)发展养老金融,布局银发经济

 金融机构有必要加快布局老龄客群,加大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加速推进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和基金、养老地产金融、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等产品创新,满足不同年龄、收入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人群的差异化需求。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