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被“卡脖子”?价格疯狂翻倍,得多花几千亿?_澳大利亚

2020年12月15日12:06:29铁矿石被“卡脖子”?价格疯狂翻倍,得多花几千亿?_澳大利亚已关闭评论

铁矿石被“卡脖子”?价格疯狂翻倍,得多花几千亿?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今年澳大利亚极受关注,跟咱们摩擦不断,隔三差五上热搜。

这种情况下,咱们也没办法跟以前一样不断愉快地买买买了。

先是,其他国家一看机会来了,至少有60个国家想填补这个全世界最大市场的空白,很开心。

然后是大麦,今年5月咱们对澳大利亚大麦征收合计80.5%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然后,俄罗斯可高兴了,去年他们对华农产品的出口额是9.6亿美元,今年的计划是多少呢?

第三个是葡萄酒,咱们对澳葡萄酒进行了反倾销调查,

接下来是龙虾出口受挫,

展开全文

最近是动力煤,咱们每年的煤炭进口不少,澳大利亚是第三大贸易国,现在受配额管制,很多澳大利亚的煤炭船滞留港口卸不了货,有的船停留时间……

这么多物资进口受限,得益者是谁呢?这些国家,而,所以澳大利亚的不少企业主也很难接受这个局面,不断施压。

但是澳大利亚好像也没啥变化,

说起来铁矿石也挺有意思,这么个黑又硬的上游产品,现在全民皆知。

铁矿石的富矿在澳大利亚和巴西,咱们的铁矿石也不少,可惜品质差、开采成本比人家高三倍,咱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其中买的最多的,就是澳大利亚的,达到了

,的水平,所以,当牛肉、大麦甚至煤炭这些产品被限制时,双方对待铁矿石的态度都比较柔和,对咱们来说,这么大体量的替代品实在有点不好找。

这种情况不是最近才有的,因为最核心的铁矿石厂家只有四个,不是澳大利亚就是巴西的,90年代的时候,铁矿石的价格比较平稳,后来在一堆人的作用下,价格开始狂涨,典型的就是胡士泰事件,合纵连横,搞得各种钢企多花了七八千亿。(戳链接阅读)

这种各自采购的方式很容易被对手方抬价,所以后来咱们就成立了长协机制,说白了就是抱团谈价,锁定长期成本。

于是铁矿石价格在2008年达到高峰之后就处于不断下跌的状态,2013年曾经短暂反弹但很快又跌了下去,去年巴西淡水河谷尾矿溃坝,澳洲天气不好,铁矿石价格一度超过880元/吨,后来也回落了。

但是今年,这铁矿石的价格跟疯了一样窜起来了,直线往上涨。

咱们先看看期货的价格,11月以来,主力I2105合约自低点713元/吨最高上涨至1042元/吨,

I2101合约自低点772.5元/吨涨至1093.5元/吨,涨幅42%,年内累计最大涨幅更是达到了114%。

现货也一样,也基本突破了1000元大关,

而且,这幅度还不知道啥时候到头。咱们一年进口10亿吨铁矿石,涨一块就是10亿,最近一个月涨幅超过250元,

这么一来,成本涨了不少,成品价格没咋涨,钢铁公司就都扛不住了,

其实,今年2月份,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预计价格将继续走低,多国经济停滞,都不需要钢铁了啊。

原理是对的,但是很快他们就被疯狂涨价的现实打脸了。

这里面真有问题吗?

从市场角度看,:

● 1、过去一个月,不光铁矿石,大宗涨价的幅度都可以的,原油涨幅超过30%,焦煤、焦炭、燃油涨幅超过20%,铜、铝、螺纹、热卷等品种涨幅均超过15%,经济要复苏,上游产品涨一波很正常:

● 2、减产,像淡水河谷就下调了2020年和2021年的目标产量,比市场预期的还低;

● 3、而且咱们的恢复也很快,日均铁水产量仍旧维持在245万吨以上的绝对高位,港口库存不断减少,现货涨价、期货涨价,钢铁公司既然是刚需,那上游涨价也正常了。

● 4、至于外部原因,只能猜测了,像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一天涨价7.5美元,很难说主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涨价能理解,但短期涨那么多就有点让人吃惊了,所以中钢协怀疑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

大商所最近发了五六个严管措施,说要落实“零容忍”要求,针对铁矿石等品种启动“五位一体”监管协作机制,严格排查市场交易行为,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交易行为,还规定对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在铁矿石期货2105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5000手。

大商所为啥这么紧张呢?也难怪,去年7月价格破千,没几天就有人直接给证监会写了举报信,实名举报某期货公司操纵价格,投机赚取暴利。

有人研究了这个期货公司的情况,确实持仓量的变化相当精确,但这些也没有最后的官方认定调查,最后随着铁矿石价格大跌不了了之。

这一次涨幅这么大,怀疑有人操纵也是正常的。

认定操纵是个难题,需要很多铁证,否则这些行为和正常的市场行为很难区分。

估计这一次的喊话,也会和去年的一样,随着价格下跌而缓和。

但铁矿石价格问题能长效解决一下吗?毕竟每年动不动就波动几千亿不是个常事啊。

不过这个问题挺难的,咱们虽然是全世界最大的采购者,但是

为啥会这样呢?

这里可以跟大家简单普及下原因。

美国有个公司叫麦格希,它旗下公司不少,比如,它还有个机构叫普氏能源资讯,2008年的时候,他们推出了一个专门针对铁矿石的,

但这个普氏指数对咱们不太有利,为啥这么说呢?

● 1、这个指数的制作是找3、40家最活跃的行业企业进行询价,但不管实际交易是否发生,这里面话语权最大的是矿山和贸易商。

● 2、咱们2003年之后基本用长协的的价格采购,只有30%的量是用现货价格买的,其中不少还是用港口人民币现货贸易,这个量未被计入指数统计样本,所以呢,差不多20%的远期美元贸易决定了超过全球80%铁矿石的价格,作为最大的买主,咱们在里面的权重不大。

● 3、因为指数样本稀缺,极易被操控,很多钢铁厂不愿意公布价格,于是有时矿山和贸易商一船高价成交就决定了当天的指数价格,然后其他交易也会参考这个价格。

所以,,,但现在主要的玩家是期货商,钢铁厂商的比重不高,原因还是在于

这就有点被动了,想改变这个局面,思路确实得改改,,除了抱团喊话,作为最大的买主,更应该想想办法提高对价格的影响力。以前上游价格高还可以通过在下游加价维持利润,现在这个环境,这个玩法该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