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辉华:美国互联网公司在挑战科技前沿,中国互联网巨头却在与菜贩一较高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聂辉华
出品 | 搜狐智库
编辑 | 袁昌佑
近期,一篇名为《互联网巨头正在夺走卖菜商贩的生计》的文章引发热议。对于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社区团购,经济学界对此有不同观点。赞成方认为,互联网巨头的加入有利于推动零售业的流通革命,提高经济效率;反对方则认为,社区团购缺乏技术创新,既无法提高经济效率,还将挤压菜贩的生存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聂辉华在给搜狐财经的独家评论约稿中认为,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社区团购,只因为互联网红利或将耗尽。在该背景下,追求短期利益的互联网巨头自然不会攻克技术难关,而是利用已有的平台优势,抢占社区团购的市场。
在聂辉华看来,以为互联网巨头进军社区菜市场有利于整合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的观点,看起来貌似有理,然而却失之偏颇,并且“见树不见林”。
聂辉华强调,互联网巨头凭借自身在垄断领域的资金、规模优势,以明显低于成本的价格和社区小菜贩大打价格战,属于“交叉补贴”行为,明显涉嫌不公平竞争。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刘旭也在媒体上表示,互联网巨头以低于成本价出售生鲜产品违法。因为《价格法》第14条规定,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的行为属于不正当价格行为。
聂辉华表示,从长远来看,只有公平的竞争才能真正提高效率。而且,虽然扭曲的市场竞争在短期内会降低成本,但是长期来看,大数据“杀熟”现象更将损害消费者福利。他认为,互联网企业逐渐倾向于垄断市场,正在阻碍创新。
“如果说过去的政策主要是鼓励做大,那么接下来应该是打破垄断、鼓励创新,促进公平竞争。惟其如此,才能促进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他写道。
身处全世界网民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在各个领域攻城略地,从来都是风光无限。最近,腾讯、美团、拼多多、滴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社区菜市场。它们利用强大的平台优势,复制过去的“烧钱”模式,准备将“价格战”进行到底,然后抢占市场第一。
凭借5毛一斤的土豆、3毛钱一个的鸡蛋,互联网巨头对社区小菜贩们形成了毫无悬念的碾压。很多小菜贩或关门歇业,或沦为互联网巨头的线下员工,以至于人们担心,互联网巨头正在夺走卖菜商贩的生计。
有人认为,互联网巨头进军社区菜市场,有利于整合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这是市场竞争提高效率的表现。这样的看法貌似有理,然而却失之偏颇,并且“见树不见林”。
从长远来看,只有公平的竞争才能真正提高效率。互联网巨头凭借价格优势将社区菜贩杀得片甲不留是公平竞争吗?非也!
众所周知,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都是所在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主导了市场份额,属于事实上的垄断企业。例如,腾讯在即时通信领域是老大,美团在外卖领域是老大,滴滴在网约车领域是老大。这就好比两个人打游戏,其中一个有钱人花钱开着“外挂”,你说这游戏怎么打?如果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这样的行为立刻会被反垄断部门调查和起诉。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因此,所有市场主体,不管大小强弱,都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在公平的环境下实现优胜劣汰。相反,2015年情人节之前,网约车也曾开展了血腥的价格战,那时1块钱就可以打到出租车。现在,消费者还能享受到低价福利吗?相反,在网约车平台的垄断阴影下,人们开始担心大数据“杀熟”了。
美国的互联网巨头谷歌、苹果、亚马逊都在不断挑战科技的最前沿,创造出全新的产品,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偏要跟社区菜贩子一较高低?我的理解是,互联网巨头碾压菜贩实属胜之不武,只因互联网红利或将耗尽。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在技术上利用了后发优势;第二,庞大的人口规模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第三,宽松的监管环境便利了大数据的使用;第四,避开了与国企在传统领域的竞争。
如今,中国在互联网技术上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前沿,网民数量即将达到上限,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开始跟上,互联网的“蓝海”日渐消失。显然,中国的互联网红利开始递减,正面临新的发展瓶颈。在此情形下,追求短期利益的互联网巨头们,当然不会选择去攻克那些“卡脖子”的技术难关,而是利用已有的平台优势继续向市场的边界渗透。这固然是短期的理性选择,但是从长期来看,恐怕只能加快中国互联网红利的耗尽,并且迎来“人人喊打”的恶名。
经济学家们发现,企业规模和创新之间是一种倒U型关系:一开始,伴随企业规模变大,企业的利润越高,从而有更多实力进行创新;但是超过临界点之后,大企业就逐渐倾向于垄断市场,从而阻碍创新。我认为,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点。如果说过去的政策主要是鼓励做大,那么接下来应该是打破垄断、鼓励创新,促进公平竞争。惟其如此,才能促进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