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的商业化之忧:三大变现方向全部遇阻 | 搜狐商业评论第4期_直播

2021年1月29日18:05:30快手的商业化之忧:三大变现方向全部遇阻 | 搜狐商业评论第4期_直播已关闭评论

快手的商业化之忧:三大变现方向全部遇阻 | 搜狐商业评论第4期

出品 | 搜狐科技编辑部

从递交招股书到计划正式挂牌,仅92天时间,快手正加足马力完成上市使命。在上市传闻流传多年后,IPO对快手来说,显然已经从一种选择变成了必须完成的任务,快手变得愈发焦虑。

通过最新招股书,我们可以看到焦虑背后的重重压力。招股书显示,快手主要有三大营收来源,分别是直播打赏、广告和其他(包含直播电商、知识付费等),而现阶段,三大方向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阻力。

首先来看最有增长空间的广告业务。快手于24日更新的招股书显示,截至去年11月的十一个月内,快手主站(不包含小程序)DAU由去年9月的2.62亿,微涨至2.63亿,MAU则由去年9月的4.83亿下降至4.81亿。结合背景来看,在去年利好短视频的“宅经济”大环境中,快手的用户活跃度却趋于平缓,甚至下降,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广告高度依赖流量变现,因此保持用户增长变得十分重要。只是,抖音近年大量蚕食一二线城市用户份额,“南抖音,北快手”的格局已经稳定,市场基本盘趋于饱和,抖音快手不得不开始从对方手里抢用户,于是抖音开始下沉,快手努力上浮。

只不过,快手从低线打高线的路径并非坦途。

“南方”是快手去年的三个战略方向之一,承载了快手上浮的目标,具体到业务层面动作就是大量笼络明星。去年一年内,周杰伦、郑爽、黄子韬等明星悉数入驻,为此快手接连投入高昂签约费。不过,这样的砸钱收效甚微,大量明星入驻后,DAU只增长了100万,MAU下降了200万,数据直指快手痛处——流量根基不稳固。同时,该部分开支造成成本持续推高,去年前11个月快手亏损高达94亿,结束了连续三年盈利的历史。

快手在广告创收方面本就起步晚,几乎晚于抖音一年后才开启,而启动至今仅两年多的时间里,快手的广告战略已多次摇摆。2018年时,快手将商业化重点放在了信息流上,2019年便转向发展私域流量营销,2020年则进行了首次大型架构调整,更换了负责人。

虽然动作不断,但所有调整中,除了不断对标抖音,很难看到快手高层对商业化有更多独到的洞察。

展开全文

在快手摸索之时,老对手抖音从未放松,其在疫情期间收益颇丰。去年年初通过买下《囧妈》,以及赞助几大卫视春晚,抖音成功遏制了快手的“春晚增长计划”,春节后,抖音DAU随即攀升至4亿。而快手在春晚当天达到2.82亿日活后,基本又回落到春晚前水平。至此,在用户量上,快手目前仅为抖音的65%。

下沉方面,抖音同样颇有成效。虽然快手和抖音都在疫情期间大力推广直播,但由于直播这一内容形式本身具有下沉属性,抖音借此轻松实现了下沉用户的吸纳,而快手的品牌认知则未有太大改变。

其次,快手最爱讲的“电商故事”承载了最多的估值想象力。但招股书显示,快手营收结构主要分为三块,直播打赏、线上营销服务、包含直播电商在内的其他业务板块,截止到去年9月,三块业务的占比依次为62.2%、32.8%、5%。

其中,包含直播电商在内的其他业务板块,占比5%,营收只有20.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快手去年前九个月电商交易总额已达2041亿,即使假设“其他业务板块”的20.2亿都是电商收入,其货币化率也不足1%。作为参考,拼多多和阿里的货币化率在3%左右。因此,对于快手而言,电商业务能贡献的营收比例十分有限,而更多停留在引流促活的层面。

最后,“直播打赏”虽是占比最多的营收支柱,但随着行业整体进入红海,成长空间狭小已是不争的事实。

可以看出,快手冲击上市的三大变现业务中,直播打赏触及天花板,电商货币化率低下,广告业务还未摸清门路,找到自身定位。

快手原本带有社区属性,向圈外渗透本就不是易事,加上抖音压制之下,快手一味追逐对手,在打法上已经乱了阵脚。

三大商业化方向全部出现难以解决的难题,其背后原因,是快手正在为此前的战略摇摆与错误买单。